進入7月份,內地紡企成本倒掛現象已然發生變化,多數企業正逐步由虧轉贏。7月15日,山東濰坊某企業負責人介紹,該企業主要生產純棉普梳21S、32S、40S以及環錠精梳32S、40S,其中普梳報價分別為24200元/噸、25000元/噸、27000元/噸,精梳環錠紡報價分別為28純元/噸、29300元/噸,按照成本核算,目前紡紗利潤在400-450元/噸。該負責人介紹,近期本地企業多數“由虧轉贏”,主要原因是上游棉花價格持續下跌,企業原料成本下降。
“雖然略有贏利,可是日子并不好過。”7月15日,河北石家莊某企業負責人介紹,目前紡織行業淡季特征十分明顯,純棉紗市場成交量逐漸下滑,紗廠庫存、資金的壓力有增無減。冀魯豫及江浙地區多數紡企反映紗線難銷,資金回籠周期長,市場開機率不高。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:
單是進口紗“夢魘”揮之不去。進口商反饋,截至7月14日,普梳高配21支進口A高等紗主港自提報價23000-23200元/噸,仍比同等高等的國產紗低900-950元/噸。尤其21支以下紗支與國產紗價差仍在純0元/噸以上,吸引國內下游用戶競相采購,部分港口甚至出現氣流紡低支紗脫銷現象。
二是純棉坯布市場乏善可陳,銷售氣氛低迷。近日,純棉坯布新增訂單依然不多,加工訂單多是小型訂單,開機率仍在60%以下水平,部分企業因為資金壓力只有接到訂單才開機生產,甚至大量賒欠上游紗廠貨款,給上游紗廠帶來巨大壓力。
形勢如此不利,多數紡企念起“挺經”,千萬百計“活”下去。據山東聊城、濱州等地企業反饋,僅今年上半年,當地純棉改純滌或滌棉混紡的企業就有純0余萬錠。由此,對于未來2-3個月,國內市場棉價仍將繼續下跌,來適應紡企降低成本的需要,同時棉紗價格也將隨之而降,以保持和外棉的競爭力。